Stakeholder

誠信 永續治理/風險管理與TCFD

風險管理與TCFD

風險管理為新光鋼鐵高度重視之議題,透過各部門之密切合作,整合公司資源,以積極且具成本效益之方式,辨識所有對營運及獲利可能造成影響的各種策略、營運、財務及危害性等潛在風險。

風險管理機制

面對未來各種不確定因素可能發生的風險,新光鋼鐵建置企業風險管理機制,包含風險鑑別、風險評估及風險因應,提早將風險發生機率降低亦或是採取因應策略降低風險衝擊。2023 年風險管理持續關注於「營運風險」、「財務風險」、「危害風險」、「進貨或銷貨集中風險」4 大風險面向。新光鋼鐵針對各項風險類型進行風險辨識,推動各項措施以降低或避免風險發生之機率,另於危害風險部分,針對企業營運中可能造成之意外事件,如地震、火災、職災等風險,採取多項預防措施,制定相關之緊急應變程序,建立緊急應變指揮組織系統。各部門可於第一時間啟動緊急應變措施,免除或降低意外事件對人員生命安全、周遭環境、公司資產及生產中斷之損失,也將同時通知發言人,以清楚一致地對外說明事件處理狀況。

風險事件之後續檢討與改善,由公司整合相關部門進行,完成向董事會報告。經評估結果2023年新光鋼鐵無任何足以影響正常營運及企業形象的風險事件發生,其詳細的風險評估結果,請詳閱新光鋼鐵2023年年報。

風險類型 風險內容說明 管理措施
營運風險 產能擴充之可能風險
  • 新光鋼鐵針對其產品與服務,定期進行市場長期需求預測,以對產能作整體之規劃。因需求預測會隨市場環境的動態變化而隨時調整,當需求減少時,將會暫時停止或縮減部分生產線或營運作,而當需求快速增加時,可能會無法即時恢復產能以滿足市場的所有需求。
  • 依據近期的市場需求預測,本公司已完成擴產風險水平基礎及水資源及科技廠房深連接管情形及成型等三條生產線,以符合市場對其產品與服務的需求,由於產能的擴充會造成營運成本增加,例如需要採購機器設備、擴充及訓練人員,如果公司無法相對地提高監管,將對其財務報表現生負面的影響。
  • 因應上述產能擴充之可能風險,新光鋼鐵會持續觀察市場變化並與客戶緊密合作,若市場需求不如預期時,會及時地調整其產能擴充計劃,以降低對於公司財務表現的負面影響。
  • 新光鋼鐵為忠實遵守合約義務並兼顧財務風險之控制,將續行協商設廠相關事宜。
財務風險 利率變動
  • 利率風險主要來自於營運活動所產生之金融負債及投資部位。新光鋼鐵的利息收入及費用主要受到台灣及美國利率波動的影響。2023 年產生淨利息支出379,265 千元,占當年度營收淨額比率2.36%,2022 年度上升,主要因美國聯準會持續升息,讓新光鋼鐵外購的美元借款利率上揚,利息費用增加,減少公司獲利。因應借貸成本的增加,針對存貨的配置將採更精緻的規劃。
  • 因應利率變動之風險,將持續關注未來市場利率之趨勢並搜集各家銀行利率資訊,適時評估現有融資資料,並持續與銀行建立良好之往來關係,藉由良好的銀行徵信紀錄,取得相對優質的融資利率。於有融資需求時,視實際資金需求狀況,靈活運用當天長短期銀行借款比率,並爭取有競爭力的融資利率。期能將利率波動及資金成本對營運所造成之風險降至最低。在財務策略方面,新光鋼鐵主要承作保值定存單及購置中長期型基金,但此類保值操作能降低部分,無法完全消除因利率變動之財務影響。
  • 藉由維持適當之固定及浮動利率組合,以及使用利率交換合約與遠期利率合約來管理利率風險。
匯率變動
  • 本公司約占一半以上的原料採購支出以美元支付,但本公司營收之大宗主要來自新台幣收入。因此,任何顧客的國際匯率變動對本公司財務狀況即可能造成不利影響。2023 年前三季,美國聯準會持續升息,利差因素讓美元持續強勢。
  • 本公司使用外幣衍生性金融商品合約,包括遠期外匯合約等,來規避非新台幣資產及負債以及一些預期交易所可能產生之匯率風險。這些避險可以減少資產及負債因匯率波動的影響,但無法完全消除。
  • 財務單位密切掌握匯率變動資訊,並與主要往來銀行保持密切聯繫,隨時清楚匯率趨勢,以供相關主管人員充分掌握匯率變動趨勢,可即時進行適時調節。
  • 本公司已訂定「取得與處分資產處理程序」規範從事衍生性金融商品之交易、風險管理、監督及稽核等相關作業,以降低操作匯率相關之衍生性金融商品所產生之交易風險。
  • 新台幣匯價波動對本公司資產及國際貿易產生出影響。2023 年平均新台幣兌美元匯價31.178較民國111 年度平均新台幣兌美元匯價29.852貶值4.44%(資料來源中華民國中央銀行資料網)。2023 年初期新台幣兌美元匯價波動幅度達5 元,匯價幅度差達2.784 元(32.484-29.7)。因為外幣衍生商品合約,本公司2023 年度產生兌換淨利益249,315 仟元,占當年度營收淨額比率1.55%。整體兌換利益不致構成獲利狀況的風險負擔,對於本公司無造成重大影響。
通貨膨脹、通貨緊縮及整體市場波動
  • 本公司過去之損益尚未因通貨膨脹而產生重大衝擊。
  • 當市場對於通貨膨脹及通貨緊縮的預期心理突然產生變化時,往往影響全球經濟甚鉅。不論是高度的通貨膨脹或是通貨緊縮,均將減低市場效率、干擾投資決策,對經濟及個體經濟產生不可利的影響。近期市場及多項期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縮緊貨幣政策已到達頂點,利率多升情況終將趨於和。為了降低利率風險,本公司會密切注意市場及貨幣政策的發展,並已經且未來可能透過利率衍生性金融商品契約來規避預期物發行之債務利率風險。
  • 本公司之產品與服務較不會受到通貨膨脹或通貨緊縮的預期及市場波動而直接產生巨大變化,但可能間接影響世界各國對國家建設資本性支出的投入意願。
  • 2023年台灣地區的通貨膨脹率(採用主計總處消費者物價指數)為105.51%(年增率2.56%),預測2024年台灣地區的通貨膨脹率(採用主計總處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1.85%。
  • 本公司不認為台灣地區之通貨膨脹或通貨緊縮對本公司2023年度營運結果有重大負面或成效影響,且亦因為無法保證未來通貨膨脹或通貨緊縮在其他層次、程度或範圍上不會有重大變化,而對本公司之營運成果產生重大不利之影響。
融資風險
  • 本公司主要的原料採購係採取向國外採購 因此當債券、利率、匯率及股票市場出場大幅波動時 資本需求的規劃相對具挑戰性。在未來幾年中,本公司將需要中量資本以維持營運、擴充產能及物流綱絡據點。本公司持續融資的能力取於許多不璫定因索 包括:
    1. 本公司未來之財務狀況、營運漬效及現金流量。
    2. 市場融資活動之狀況。
    3. 鋼鐵產業於市場融資之情形。
    4. 台灣與其他地區之社會、經濟、政治及其他情勢。
  • 訂定健全財務作業程序,評估所需資本量以維持營運、擴充產能及物流網絡據點。
衍生性金融商品交易
  • 2023年未從事高風險/高槓桿的財務投資。
  • 2023年間,本公司所從事的衍生性金融商品合約交易均是以避險為目的,而不是交易或投機性之操作。有關交易細節,請參考本年報「財務概況」(第115頁)。以交易為目的及備供出售的金融商品投資,其公平市價會因市場狀況等因素改變而與取得成本不同,進而影響相關的報酬率。
  • 為了控管財務交易風險,本公司已依金管會證期局的相關法令及規定,訂定了以健全財務及營運為基礎的內部管理辦法及作業程序。這些管理辦法包括「取得或處分資產處理程序」、「資金貸與他人作業程序」以及「背書保證作業程序」,作為本公司及各子公司從事相關作業之遵循依據。
  • 2023年新光鋼鐵及各子公司並無從事高風險、高槓桿投資及具備高風險之衍生性商品交易等業務,且基於穩健原則及健全財務之經營理念,未來仍不考慮從事高風險、高槓桿投資及具備高風險之衍生性商品交易等業務;另新光鋼鐵因子公司營運上有資金之需求,而有資金貸與子公司及替子公司背書保證之情形,辦理資金貸與及對外背書保證事項,皆依據「資金貸與他人作業程序」及「背書保證作業程序」所列各事項辦理,未來仍將確實遵照主管機關公布之「公開發行公司資金貸與及背書保證處理準則」及新光鋼鐵內控作業規定及辦法辦理相關事宜。
  • 2023年本公司並未有資金貸予他人之情事;2023年本公司有轉投資公司融資擔保需要,提供本公司所持有之被轉投資公司股票徵為擔保品。
危害風險 災害損失
  • 新光鋼鐵致力於維護完整的風險管理以保護自然資源與保障人員及資產的安全,並針對所有可能的緊急狀況及天然災害,就風險預防、緊急應變、危機管理及營運持續等方面,發展出全方位對應計劃及流程。
  • 新光鋼鐵各營運據點建築物及生產設備基礎工程皆符合法規的耐震建築,因此本公司自2023年無危害風險發生之情事。
進貨或
銷貨集中
進貨或銷貨
  • 本公司在國內各地擁有數仟家客戶,但來自前十大客戶的淨銷貨收入總和,在2023年及2022年,約占公司當年淨銷貨收入的35.64%與33.30%,其中最大客戶則約占5.94%與9.21%,因而並無銷售集中之情事。
  • 本公司需要適時取得的原物料,例如鋼板、特殊鋼板、合金鋼板、熱軋鋼板、鍍鋅鋼品、不锈鋼品等。過去曾發生部分國外供應商見鋼鐵市場景氣熱絡,導致暫時性的價格調整和交期延誤。此外,由於本公司基於產業特性而有採購的原物料中,有一些是由單一廠商所供應,在未及時找到替代供貨來源的狀況下,可能有供貨無法滿足需求的風險。如果本公司無法適時取得所需的原物料,或者原物料價格顯著上漲,而增加的成本無法轉嫁給客戶,則本公司的營收和獲利將下降,因此,本公司盡可能向不同供應商或不同區域供應商採購原料,以確保原料供應無虞及降低集中採購風險。
  • 本公司的營運成長以及產能的持續擴充,也仰賴於我們是否能夠從有限的供應商中得到足量的設備及相關服務。在設備供應商的市場上經常是供給有限且交貨時間冗長。重加工機器相關產業中,機台的採購前置期可能長達六個月。為了減低這樣的風險,本公司提供供應商機台需求預測來安排機台的生產計劃,並與廠商共同討論及訂定雙方認可的商業模式,以提前準備前置期較長的零組件來達到縮短購買機台的採購前置期。本公司如果不能以合理的價格即時取得到所需要的設備,將可能無法滿足客戶的訂單,並在財務及營運上造成負面的影響。

註: 新光鋼鐵稽核循環風險等級評估,依據Risk Appetite( 風險胃納/ 偏好) 及Risk Tolerance( 風險容忍/ 承受度) 評估各循環與查核項目之風險等級。

氣候變遷治理

因應氣候變遷與能資源供應的潛在危機,新光鋼鐵不僅加強對氣候韌性的調適,降低災害可能帶來的營運衝擊,亦在減緩溫室氣體排放上持續努力。藉由鑑別氣候變遷之風險與機會,落實相關因應措施及策略,以降低風險並掌握商機,達到企業永續經營之目標。並透過情境設定辨識新光鋼鐵之實體、轉型風險及生產、產品、新市場之機會,以及對公司營運活動造成之衝擊與影響,強化公司之氣候變遷治理。

新光鋼鐵深知氣候變遷議題對於公司永續經營的影響與重要性,自2021年度即導入TCFD框架,管理氣候變遷相關風險與機會,鑑別可能對營運造成的重大性風險與機會,並將相關管理措施納入整體企業風險管理,推動各項氣候變遷減緩與調適作業,以持續降低風險、提升韌性並創造永續發展機會。

在氣候風險管理方面,新光鋼鐵成立「企業社會責任小組」,負責制訂企業永續策略、推動企業社會責任相關工作與管理,並定期執行TCFD 框架評估氣候風險與機會,針對辨認之風險與機會,定期向董事會報告執行情況,由董事會負責監督執行情形,並統籌各相關部門與協同單位依照「巴黎氣候協定」(Paris Agreement)、「2050 淨零排放目標」、主管機關「氣候變遷因應法」等要求,進行相關營運風險衡量,依重大性原則進行相關風險因應與形成相應的管理政策,並積極與利害關係人進行溝通,納入企業營運的日常策略中。藉由預估風險發生機率與影響程度,制訂風險應變與緩解措施計畫以及危機處理機制,及早提出預警,減緩風險對公司營運帶來的影響。

本本公司參照「氣候相關財務揭露 (Task Force on Climate-Related Financial Disclosures, TCFD)」指引,透過四大面向,治理、策略、風險管理及指標與目標,推動新光鋼鐵之氣候調適策略,相關詳細分析結果將於2023 年新光鋼鐵TCFD 報告中呈現。


新光鋼鐵氣候變遷治理架構

  • 董事會

    監督「企業社會責任小組」氣候變遷風險與機會之執行情形。

  • 企業社會責任小組

    制訂企業永續策略、推動企業社會責任相關工作與管理,並定期執行TCFD框架評估氣候風險與機會,針對辨認之風險與機會,定期向董事會報告執行情況。

氣候變遷相關風險與機會管理

氣候變遷相關風險與機會鑑別流程

為有效管理氣候相關風險及機會,本公司企業社會責任小組將氣候變遷相關風險納入評估追蹤範疇,並持續關注會對本公司營運造成衝擊之氣候風險,包含國際法規規範、極端氣候發生情形等

藉由導入TCFD 框架,分析新光鋼鐵之氣候變遷風險與機會議題,透過外部單位進行教育訓練,說明全球風險趨勢與氣候變遷、TCFD 發展現況、TCFD 所建議之氣候變遷風險與機會評估架構、氣候變遷情境設定與衍生之風險與機會,提升同仁對全球風險趨勢與氣候變遷的認知,並由各部門評估營運過程中面臨之氣候變遷風險與機會,進一步針對高風險、高衝擊之風險及機會,討論相關因應策略及指標目標,作為氣候管理之具體措施。

氣候變遷相關風險與機會具體鑑別流程如下所示:

A. 設定氣候變遷情境 B. 評估營運環境影響 C. 鑑別氣候風險與機會
設定兩種氣候變遷情境:
SSP5-8.5:升溫至6°C
SSP1-2.6:升溫至2°C
評估氣候變遷對營運環境與利害關係人的影響與衝擊 建立風險與機會矩陣,確認氣候變遷風險與機會

完成氣候風險與機會鑑別後,依照風險或機會的「發生可能性」及「衝擊程度」,識別出新光鋼鐵3 項高風險因子、3 項高機會因子。新光鋼鐵氣候變遷之風險矩陣與機會矩陣如下:

氣候變遷風險矩陣

氣候變遷風險識別總表

風險排序 風險編號 風險種類 風險因子 發生時間評估
1 001 轉型風險-政策與法律 制定溫室氣體減量與能源管理相關法律與規範 短期
2 002 實體風險-長期性 降雨模式變化和氣候模式的極端變化 長期
3 003 實體風險-長期性 氣候變遷影響上下游供應鏈 中期

註: 時間範圍之定義:短期:2023-2025年、中期:2026-2030年、長期:2031-2050年

氣候變遷機會矩陣

氣候變遷機會識別總表

機會排序 機會編號 機會種類 機會因子 發生時間評估
1 001 機會-資源效率 使用更高效率的生產和配銷流程 中期
2 002 機會-產品和服務 開發新產品和服務的研發與創新 長期
3 003 機會-資源效率 參與可再生能源項目並採用節能措施 短期

註: 時間範圍之定義:短期:2023-2025年、中期:2026-2030年、長期:2031-2050年

氣候變遷相關風險與機會管理策略

氣候相關重大風險與策略評估

風險與機會類型 影響情境 風險衝擊面向 財務衝擊 因應策略 因應成本
風險001
制定溫室氣體減量與能源管理相關法律與規範
國內外溫室氣體排放及能源相關法規要求加嚴,包含要求揭露能源耗用及溫室氣體排放量、設定能源效率及減碳目標、徵收碳稅與碳費等。若新光鋼鐵及供應鏈未設立明確的減碳目標、短中長期進程規劃或無法有效降低溫室氣體排放量,與政府實施之溫室氣體減量和能源管理相關規範出現落差,將增加碳費或碳稅支付,並與客戶供應鏈減碳目標脫節,導致無法承接訂單,造成營收減少同時,為符合相關法規要求,新光鋼鐵需投入相關管理,造成營運成本、採購費用增加,若未有適當管理,亦將造成企業營運整體受到影響、投融資受挫、資本縮減
  • 原物料成本上升: 供應商可能因碳稅、碳費的徵收,提高產品售價,造成公司原物料成本提高;或企業在考量減碳成效時,選擇價格較高之低碳替代產品,造成採購成本上升
  • 管理研發成本: 企業建立溫室氣體排放揭露及管理流程,以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量,可能增加相關管理成本;為減少碳排放費用,導入循環經濟模式與節能設計於新建廠房辦公室,並管理供應鏈溫室氣體排放情形,可能增加相關管理研發成本
營運成本增加、費用增加;若無適當管理措施,將造成投融資受挫、資本縮減
  • 新建廠房及辦公室採用永續建築相關認證標準、循環經濟模式「製造- 使用- 循環(Make- Use-Circulate)」與節能設計
  • 營運階段持續提升能源效率,導入ISO50001 能源管理系統
  • 資本支出
  • 營運成本
風險002
降雨模式變化和氣候模式的極端變化
新光鋼鐵廠區多位於沿海地帶,在氣候變化及長期降雨的情境之下,容易出現廠房設備受損,需要高頻率的維護廠內機器設的情況,造成維修成本的支出上升。若氣候極端變化以及惡劣天候強度增強,進而引發淹水等情況,將造成員工到勤率低、設備漏電風險增加,對員工作業造成危險,並影響公司生產運作,除資產受損使外,出貨延宕也將造成營收減少
  • 設備成本上升: 因氣候變化及長期降雨因素, 造成廠房設備受損,可能增加維修費用或使設備生命週期縮減,造成支出上升
  • 員工出勤率低: 氣候極端變化引發淹水等惡劣環境情況,設備漏電風險增加,員工作業危險性變高,可能使產能中斷,或影響出貨時程,造成營收不穩定
維修費用增加、資產提前報廢、營收減少、資本支出增加
  • 因應氣候變遷,重視並持續落實環境保護措施,包含評估廠區旱災、水災風險,針對風險研擬與執行風險減緩措施
  • 廠房機具選用耐受性高且低耗能高功效的設備,減少機具耗損及用電
  • 於各營業據點成立工作小組,針對相關災害建立風險管理流程,防止生產與營運中斷
  • 資本支出
風險003
氣候變遷影響上下游供應鏈
極端的天氣氣候變化,可能造成供應鏈上游因當地氣候, 而造成出貨延宕的情形,使新光鋼鐵進貨受到影響,供應商也可能為因應相關氣候風險,而汰換機具設備, 進而反映於產品售價上,造成進貨成本提高。同時,亦可能造成出貨排程延後,影響產品交期。此外,極端氣候可能會造成船隻出港或航行路程延誤,不論出貨、進貨,將增加運輸成本和時間
  • 產品交期影響: 貨物交期因極端氣候造成無法出港或航行路程延誤的情況;供應商因當地氣候影響,上游產線中斷,造成交期後延
  • 採購價格反映供應商機具成本: 供應商為防止氣候變遷對產線造成的影響, 汰換機具和廠房設備,因而將成本反映於售價,使新光鋼鐵採購成本增加
營收減少、運輸費用增加、採購成本上升
  • 遴選國內外具有相同品質的材料供應商,並研發替材料,降低產品交期受到影響的可能性
  • 制定供應商生產和供貨替代料規劃
  • 採購支出

氣候相關重大機會與策略評估

風險與機會類型 影響情境 機會影響面向 財務衝擊 因應策略 因應成本
機會001
使用更高效率的生產和配銷流程
因應國際對於製程高效率、低碳排的重視,新光鋼鐵於興建廠房與採用相關設備時,採用高效能的產品與低碳節能的設計規劃,並導入ISO 50001能源管理系統,藉由高效率的生產和配銷流程,以及妥善的能源管理,減少不必要的耗電,達到溫室氣體減量的同時,亦可減少電力和能源消耗的費用。另規劃導入ERP及提高生產效能的製造流程,降低工作重工並提升整體生產效率
  • 提升能源效率、減少碳排放: 廠房及辦公室採用節能設計,在營運階段亦持續提升能源使用效率,同時達到降低溫室氣體二氧化碳排放量之目的,降低營運成本及費用
  • 提升生產效率: 企業透過提升營運及生產流程效率從源頭提升能源使用效率
營運成本降低
  • 導入ERP系統協助規劃高效率的生產配銷流程,提高產能並降低重工發生之可能性,降低營運成本
  • 執行溫室氣體減量行動,並參與政府減碳獎勵專案,累積碳權,並進行碳權的長期規畫
  • 資本支出
機會002
開發新產品和服務的
研發與創新
新光鋼鐵藉由提供高耐腐蝕產品,協助客戶因應未來氣候可能造成之極端天氣情況,增加產品被客戶選擇的機會,並跨足綠能產業,響應政府推廣淨碳減碳之方向,有助企業申請獎勵性政策、執行溫室氣體減量行動,有助於新光鋼鐵的營收增加。藉由投入綠能相關產品開發,研發適合綠色能源之風電、光電等創能產業之新型鋼品及複合材料,響應能源市場的廣大需求,增加營收外,提升投融資機會
  • 進入綠能產業供應鏈: 投入離岸風電、光電相關產業項目的產品開發,研發適合綠色能源等創能產業之新型鋼品及複合材料,為企業增加營收
  • 營收增加: 提升產品耐腐蝕和各方面性能得到客戶支持並增加銷售量
  • 增加被投資機會: 因投入綠能相關產業,並增加綠色附加價值,綠能相關產品吸引外界投資人關注,間接增加獲得資本的機會
  • 研發適合綠色能源之風電、s光電等創能產業之新型鋼品及複合材料,投入離岸風電相關產業項目開發, 擴展新市場的機會,提升可再生能源及低碳產品之營收比例
  • 投入離岸風電、太陽光電等綠色創能產業,並進行技術相關研發與取得技術認證
  • 研發成本
機會003
參與可再生能源項目並採用節能措施
新光鋼鐵透過持續建置太陽能發電等綠能裝置,提供自身營運的用電外,多於綠電轉售台電,可增加營收,並透過持續投資既有綠能投資標的,參與政府減碳獎勵專案和提升新光鋼鐵的投融資機會。新光鋼鐵可積極響應政府激勵性政策和未來溫室氣體相關法規規劃(如碳稅、碳費),進而降低營運費用。
  • 綠能裝置: 透過裝設綠能發電設備, 除可提供本身營運之用電外,亦可將餘電轉售予台電,節省電費降低營運費用,並增加營收
營收增加、費用減少
  • 於各廠房屋頂建置屋頂太陽光電系統,自發再生能源。
  • 興建綠色廠房,取得綠建築證照,並對外分享經驗。
  • 資本支出

氣候變遷相關指標與目標

氣候風險變遷指標

  • 透過能源管理及廠房設計,增加能源使用效率,減少範疇一、二溫室氣體絕對排放。
  • 降低各營業據點中,易受氣候變遷影響的資產或業務活動的數量和範圍。
  • 提升再生能源使用量占總能源消耗占比。
  • 制定完整供應鏈管理計畫,提升供應鏈韌性。

氣候變遷機會指標

  • 將節能、節電、低碳的概念融入日常營運設備與生產行為,透過綠建築、節能方案、能資源管理系統,有效提升營運效率及降低產生的碳排和能源使用,從而達到有效的營運監管。
  • 進入新市場,包含提高可再生能源及低碳產品之營收比例。
  • 增加綠色產品、節能產品的研發預算。